
陈硕,1990年生,山东济南人。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首届“书法学与教育”本科班,获文学学士学位。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,获艺术学硕士学位。202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,获艺术学博士学位。其中于2018-2019学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公派留学资助,任美国布朗大学(Brown University)艺术与建筑史系访问研究员(Visiting Research Fellow)。2020年入职山东大学文学院,任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。2022年入选“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”。2023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。
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艺术史、中国古代艺术文献。
电子邮箱:shuochen@sdu.edu.cn
科研成果:
一、专著
1、《〈夏承碑〉研究》,四川人民出版社(“艺术史:事实与视角”丛书),2023年。
二、学术论文:
1、《“蚕头燕尾”小议》,独撰,《书法赏评》,2011年,第2期,第29-33页。
2、《论“触笔”与王羲之笔法——也议〈丧乱帖〉的“当”字》,独撰,入编《第二届中国书坛兰亭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,2011年,第113-122页。
3、《新论米芾在印学史上的地位》,独撰,《西泠印社》,2012年,总第33辑,第59-70页。
4、《范本与解读》,独撰,《书法》,2013年,第8期,第102-103页。
5、《论明清时期“宗法汉隶”观念的形成》,独撰,入编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《秦汉篆隶研究》,荣宝斋出版社,2013年,第277-302页。
6、《论明清时期“八分”与“隶书”观念的流变》,独撰,《艺术品》,2014年,第9期,第66-79页。
7、《书学视阈中的书画关系问题新探》,独撰,《中国书画》,2015年,第1期,第8-11页。
8、《沈度考论》,独撰,《美苑》,2015年,第1期,第63-68页。文摘转刊于《中国书法·书学》,2016年,第3期,第191-192页。
9、《双轨教学在高等艺术院校中的应用》,独撰,《中国书法》,2015年,第2期,第166-177页。
10、《经典、传说与典故——论〈夏承碑〉接受史中的若干问题》,独撰,《中国书法·书学》,2016年,第9期,第185-191页。
11、《〈法书要录〉校读札记》,独撰,《艺术工作》,2016年,第5期,第80-85页。
12、《马宗霍及其书学著作的学术史考察(上)》,独撰,《中国书画》,2016年,第11期,第4-10页。
13、《马宗霍及其书学著作的学术史考察(下)》,独撰,《中国书画》,2016年,第12期,第16-20页。
14、《〈夏承碑〉原石为汉刻考——兼论碑刻辨伪中的观念问题》,独撰,《新美术》,2017年,第5期,第83-93页。
15、《新见梅镠、邓石如致黄易信札三通考略》,独撰,《中国书画》,2017年,第6期,第12-15页。
16、《邓石如研究:历史与现状》,独撰,《中国书画》,2018年,第3期,第33-39页。
17、《从“玉”到“石”——邓石如早岁字“赤玉”考论》,独撰,《中国书法》,2019年,第3期,第171-173页。
18、《论朱复戡书〈修改补充草诀歌〉》,独撰,《艺术工作》,2019年,第4期,第68-73页。
19、《邓石如“铁钩锁”印考》,独撰,《国际汉学通讯研究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9年,总第17期,第204-219页。
20、《〈书林藻鉴〉史源考》,独撰,《中国书法·书学》,2019年,第12期(特稿),第4-9页。
21、《制造邓石如——从邓石如与曹文埴的交游看〈完白山人传〉中的相关问题》,独撰,《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》,2020年,总第48期,第241-296、300页。
22、《邓石如生卒年补议——从吴云的疑问谈起》,独撰,《国际汉学研究通讯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21年,总第21期,第375-381页。
23、《消失的片段——邓石如〈笈游日记〉考论》,独撰,《新美术》,2021年,第1期,第147-157页。
24、《成为“典范”:晚清时期邓石如书史地位之建构》,独撰,《文艺研究》,2021年,第5期,第142-160页。
25、《论邓石如印谱的编纂与研究》,独撰,《中华书画家》,2022年,第11期,第82-87页。
26、《前“印从书出”阶段的邓石如篆刻——新见吴熙载题〈完白山人印谱〉考论》,独撰,《中国书法》,2023年,第1期,第199-205页。
27、《安徽博物院藏梅镠致徐嘉穀札考释》,独撰,《美术大观》,2023年,第1期,第87-89页。
28、《传孙桢旧藏本〈夏承碑〉考》,独撰,《书法》,2023年,第3期,第69-74页。
29、《中介、媒材、历史——书法及其经典生成机制的物质性探讨》,独撰,《浙江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,2023年,第53卷,第3期,第16-28页。
三、书评与札记:
1、《跋〈隐蓝馆印稿〉》,独撰,《诗书画》,2016年,第21期,第229-230页。
2、《一堂书法通识课》,独撰,《书法》,2020年,第6期,第170-174页。
3、《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参观记》,独撰,《书法》,2020年,第9期,第165-169页。
4、《鉴赏的知识语境——〈古物影:黄宾虹书法收藏特展图录〉书后》,独撰,《书法》,2020年,第11期,第94-98页。
5、《赖非先生〈考古拾趣〉书后》,独撰,“澎湃新闻·古代艺术”,2020年11月24日。
6、《探幽索隐,研赜发微——陈志平〈唐宋书法史拾遗〉读后》,独撰,“澎湃新闻·古代艺术”,2020年11月28日。转载于《中国书法》,2021年,第4期,第207页。
7、《哈佛艺术博物馆参观记》,独撰,《书法》,2021年,第1期,第168-171页。
8、《跋凡玘斋书迹》,独撰,《书画世界》,2022年,第4期,第42-44页。
四、其他文章:
1、《规范、责任、理想——白谦慎学术访谈》,任采访人,《中国书法·书学》,2017年,第3期,第16-23页。
2、《“书法的物质性与历史研究”工作坊综述》,独撰,《书法》,2017年,第10期,第133-141页。
3、《“中国收藏与鉴定史”工作坊纪要》,独撰,《中国书画》,2017年,第10期,第109-110页。
4、《个案研究与理论关怀——白谦慎先生及其艺术史研究述略》,独撰,《美术观察》,2020年,第4期,第60-64页。
5、《朵云书翰》点评,独撰,分别见于《书法》,2022年:第1期,第132-135页;第3期,第138-141页;第5期,第122-125页;第7期,第126-129页;第9期,第130-131页;第11期,第130-131页。
五、科研立项:
1、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,“邓石如与清中期艺术史研究”,项目号:2020GN067。
2、山东大学文学院科研项目,“邓石如年谱新编”。
3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(一般项目),“山东古代书画与齐鲁文化精神研究”,项目号:21CWTJ30。
4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,“文学书像论资料整理与研究”,子课题“文学书像论文献整理”,项目号:22JJD750032。
六、点校、参与编纂:
1、《〈书谱〉〈续书谱〉注评》,独撰,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,2012年。
2、《〈书法约言〉注评》,独撰,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,2012年。
3、《书学之路——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创办五十周年文献集》,参与编写,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,2012年。
4、《六艺之一录》,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,参与点校,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,2015年。
七、获奖:
1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,“国家奖学金”,2012年。
2、浙江省教育厅,“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”,2013年。
3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,“研究生国家奖学金”,2014年。
4、中国书法家协会,首届全国高等书法教育论坛“优秀论文奖”,2015年。
5、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等,首届陆维钊书学研讨会“优秀论文奖”,2016年。
6、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,2016年度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,2017年。
7、浙江大学,“优秀研究生”,2017、2019年。
8、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等,第二届陆维钊书学研讨会“优秀论文奖”,2017年。
9、浙江大学,“张充和艺术基金中国书法史研究奖”,2020年。
10、山东省社科联、山东省文联,“山东省社科界第八届人文艺术作品大赛”一等奖,2021年。
11、山东大学文学院,2021年度优秀青年科研成果奖,2022年。
12、山东省书法家协会,“海岱俊峰”山东优秀中青年书法家推介工程,2022年。
13、山东大学,2022年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“山东大学青年教学能手”,2023年。
开设课程:
一、中国文学批评史(上),本科必修。
二、中国艺术史研究专题,本科选修。
三、中国艺术传统与审美,研究生选修。
社会兼职:
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。
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。
山东省当代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。
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、常务理事。
皖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。